高璐
案例背景:
小乐入园第一天,真是让我们措手不及。晨间入园,我们在操场上集合站队回教室,他在队伍中间一会儿推小朋友,一会儿到处跑。好容易回到教室后他也坐不住,教室里跑来跑去,根本不听老师的指令,老师让他回座位他就跟没听到一样。老师走到他身旁,他一溜烟的又跑开了,教室里的上下铺更成为了他的“游乐场”,一会儿怕爬上床,一会儿钻到床底下,其他孩子都看着他笑。中午吃饭时更是夸张,勺子不会拿,饭一口都不吃,忙着把饭撒了一桌子。一天下来老师真是筋疲力尽。
第二天入园有了前一天的经验,我们三位老师商量好由我专门照顾他,于是当他从进园开始我便去牵着他的手,带着他站在队伍中间。可是刚站到队伍中他便用力的挣脱了我的手,一溜烟的又跑开了,好不容易我们回到教室,又上演了昨天的“精彩”。集体的教学活动就更不要说了,不是叫喊就是到处跑,非常影响我们正常的日常教学工作。
放学时我们和孩子的妈妈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并且把幼儿在园的情况跟妈妈进行了反馈。妈妈很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们孩子从小就多动,在家也是这样,医院已经确诊了孩子有多动症。听到这儿我们终于明白孩子这两天的状况是事出有因的,看到妈妈焦虑和担心的样子,我们也告诉妈妈:“我们会容纳所有的学生,不会歧视排斥,而会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的需求,我们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我们会尽最大的可能去帮助他。尽快的融入这个集体中。
妈妈激动的直点头表示一定会积极的配合我们。
案例描述:
片段1:
今天的创造性游戏开始了,小乐选择的是桌面的建筑角,我请他自己选了一筐积木,他高高兴兴地端着积木回到座位上,刚回到座位没一会儿就听到“哗啦”一声,积木掉了一地,他看都不看离开座位就要到其他地方去玩,我看看他,他就像没事人一样跑开了,于是我蹲下来捡起积木就往玩具柜走,这时他看到我收走了他的玩具,他急忙跑过来想要,我说“积木宝宝的主人不要他们了,积木宝宝们伤心难过了,积木宝宝们让我把他们送回家”。这时他特别想要,但又不知道怎么表达,上手就要抢。我看他着急的样子问他:“你能照顾好积木宝宝吗?”他点点头,接着我又向他提出了两点要求:“和积木宝宝玩的时候,不能离开自己的椅子。用一块拿一块,保护好积木宝宝,不让它们掉出来好吗?”他想了想同意了。在他玩的过程中我时不时的看向他,并用肯定的眼神鼓励他。当他搭出一些造型时,我便会走过去和他交流“你今天搭的是什么啊?”他虽然表达不清楚,但是他非常乐意和我交流他的成果。我非常高兴的看到了他的进步,现在的他能在集体活动中渐渐的稳定情绪,并参与到我们的一日活动中来。
片段2:
上面的两幅图片是我们最近的两节集体活动一手工《装饰包包》、数学《拼图形》。在集体美术活动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制作好的包包,并帮他们准备了皱纹纸和胶。在活动开始时我介绍了制作的材料和过程,小乐在活动中表现的比较兴奋,他一直在大声回答并不停的扭动身体,直到我请他站起来回答了一个问题,并表示了肯定后他才渐渐的稳定下来,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当我把材料给他后,他立即动手操作了起来,只见他先拿起一张皱纹纸按照老师的要求搓了起来,虽然他的动作没那么流畅,搓的没那么好,但他能够静下来完成了。他搓一个,贴一个。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完成的非常好。在讲评的环节我特意拿出他的作品请大家欣赏,掌声响起时他表现出特别的高兴。
数学活动《拼图形》,是让幼儿能够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完整的拼起来,在拼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圆形和正方形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拼三角形的时候有些困难,他会将两个三角形长边相拼,当他发现不对的时候,他的情绪就渐渐地急躁了起来,开始不停地离开座位。后来我给他提供了一个三角形的底板,并指导他三角形的特征是有三个角和三条边,一直站他身旁鼓励他。他经过尝试终于成功了。当我请小朋友到黑板前来操作时,他显得特别的兴奋,非常渴望到前面来展示。当我请到他时,他显得特别的激动,当小朋友再一次把掌声送给他时,他显得特别的自信。
案例分析:
1.走进幼儿的世界,用融合的态度去肯定每个孩子,适时抓住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进行引导。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身边隐藏的各种教育的契机。针对这样特殊的儿童,我们要给予更多的爱和帮助。像这样多动的孩子,他们智力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他们的行动往往不受控制,在我们普教幼儿园,现在这样的孩子也比较多,很多父母不愿意去承认自己的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特殊性。那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首先要相信孩子,他们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下会有所改观,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孩子的优点,放大这样的孩子的优点,肯定他们一点点的进步。在日常的各类活动中适时的区寻找隐含的教育价值,帮他们形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教师适时的介入,让幼儿从中有所进步。肯定他们的点点进步往往是他们成长路上了灯塔,让他们看到人生的希望。
2.注重家园紧密合作,助力幼儿进步。
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能够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力量的有效凝结。幼儿园和家庭是影响幼儿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双方应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才能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孩子的进步我们每周都与孩子妈妈沟通交流孩子的情况,在幼儿园有进步的地方我们会第一时间告诉她,希望家长在家也能和幼儿园一样做到事事先提要求,适时的帮助和鼓励。这种双方信息的反馈会形成教育的合力。有效的促进幼儿的成长与进步。
3.在普校之中让特殊幼儿也能绽放自我。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普通幼儿园中,特殊的幼儿和普通孩子不管是在生活能力或学习能力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我们都在努力的帮助他们去缩小差距,其实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还是很强的,他们在集体生活中也会去观察、模仿。他们也会去学习其他孩子做的好的地方。比如在生活活动中他从不会自己动手吃饭,到现在能拿勺子吃几口。从上课时到处跑到现在的能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这些都是在集体活动中所获得的成功体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幼儿园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30号 管理入口
电话:025-84892357 信箱:nh_yey@nuaa.edu.cn 邮编:2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