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特色课程  教育科研

让好奇的“种子”生根发芽

时间:2022-06-22来源:南航幼儿园点击:282

苏敏君

案例背景:

幼儿对未知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天生的好奇心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更是促使孩子去探索去观察的先决条件,重视幼儿好奇心和兴趣的培养,给幼儿充分尊重和理解,让儿童主动参与,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从而使幼儿能主动靠近科学,认识科学,爱上科学。作为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那么平时我们在日常活动中如何抓住一些契机,又该如何引导呢?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探索感受这未知的世界,让幼儿时刻保持着一颗好奇的心。以下就我们班孩子的典型事例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案例描述:

案例(一)
  晨间的体育活动中,心心忽然大叫:“老师,你看有虫子”,立刻吸引了很多幼儿的目光,纷纷围上去大声喊叫“虫子,虫子,老师有虫子”,我把虫子“安顿好”后,一会儿豆豆又大叫“老师,老师你快来,这里也有虫子”,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段绳子,宝贝们呼唤“虫子,虫子”的声音此起彼伏,幼儿对晨间锻炼活动早已失去了兴趣,纷纷蹲在地上看虫子,一连几天都是这般景象。
分析:
  一到初夏的闷热天气,靠近河边潮湿环境的种植区里的花花草草总是很热闹,这几天草丛里的各类虫子爬出了草丛外“散步”,来到我们的活动场地,特别是在几棵大树的周围,看到了几种小生物,其中最多看见的是蚯蚓。小班的幼儿好奇心重,容易被新奇的东西吸引。这几天我们班的幼儿对这些新到来的小生物总是保持着高度的热情。这些奇特的小生物们打开了他们心里的科学之门。我觉得这是不可多得的好时机,我决定为幼儿创造机会,鼓励并引导他们去观察、探索。

案例(二)
  第二天的中午,孩子们在散步时又意外发现一只“大虫子”-----一只大约30厘米长的蚯蚓。
这只新奇的“伙伴”让孩子们兴奋极了,纷纷喊着“老师,老师,好大的虫子”“你们想认识一下“新朋友吗”孩子们用力得点点头“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我让孩子们围成小圆圈,我将蚯蚓放在了圈中间,让每个孩子都能观察到它。
  心心:“这是一条大虫子,好长,好长。”
  珠珠:“好恶心哦”
  睿睿:“虫子在往前动哎”(兴奋地趴在地上学起来)
  雯琪:“它没有头”
  我:“虫子是怎样往前爬得?”
  芯茹:虫子爬的时候是一拱一拱的。
  我:“为什么这样爬呢?”
  壮壮:“因为它没有脚”。
  潇潇:“它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所以它爬得时候就是一拱一拱的。
  我:“你们谁知道,这虫子叫什么名字呢?”
  婉婉:“它是蚯蚓”
  我:“哇,好厉害,蚯蚓的身体细长,圆圆的、光滑、柔软;全身由许多环节组成,头较尖,嘴长在身体最前面。它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也没有脚,是靠身体的一伸一缩向前移动的。小朋友们观察得可真仔细,今天蚯蚓宝宝很开心,认识了你们这些新朋友们,我们的活动结束了,蚯蚓宝宝该怎么办呢?”“老师,我们把它送回家吧,它的爸爸妈妈肯定很想它”,心心的好办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可是它的家在哪儿呢?”
倩源:可能在种植地里。
  乐乐:老师我觉得可能在阴暗潮湿的泥土。
乐乐的答案着实令我惊喜,看着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眼睛,我决定留一个悬念,鼓励孩子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到底它的家在哪儿呢,老师先不告诉你们,今天回家你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答案,明天再告诉我们这个秘密好吗”。由“蚯蚓”引发的系列探索活动由此展开。
  案例分析与措施: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成人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案例背景:、探索者,平时幼儿日常自发的活动可以为我们展现出他们的许多兴趣点和关注点,兴趣点往往是我们生成课程的立足点,也是我们在寻常时刻把握教育契机的关键。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正如本文,孩子们对蚯蚓的构造只是了解表面的,对一些深入的问题他们并不能做一个很好的回答。所以,教师作为他们的引导者,鼓励幼儿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同时让我倍感欣慰。在案例中,孩子们起始的活动目标受到对蚯蚓原有认识的局限,而教师适时的提示使目标更为清晰。在目标清晰后,幼儿调整了动作的策略,及时改变了所使用的工具,这就使动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更加具体,这也表明他们对工具的使用与效率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可以在幼儿活动目的性不明确或活动无意义时,适时地介入帮助。幼儿的有些自发游戏是偶然性的、变化性的,目标是很模糊的,教师适时的策略性帮助可能会让幼儿自己明晰活动目标。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这正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经验的一个过程。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在班级中,我们要为幼儿营造温馨的环境,培养幼儿的探究习惯。在日常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世界,引导幼儿去思考从而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期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所以我们要为幼儿创造机会,多途径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让好奇的“种子”在幼儿小小的心田生根发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幼儿园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30号 管理入口

电话:025-84892357 信箱:nh_yey@nuaa.edu.cn 邮编:210016